甘肃家园网

甘肃十强出炉 预测2019兰州房价仍会上涨

  来源:兰州晨报发布日期::2019-01-09浏览次数:4853

摘要:1月8日,省委宣传部、省社科院等单位联合在兰州举行2019年度《甘肃蓝皮书》系列成果发布会。

1月8日,省委宣传部、省社科院等单位联合在兰州举行2019年度《甘肃蓝皮书》系列成果发布会,发布了《甘肃经济蓝皮书》《甘肃社会蓝皮书》《甘肃县域蓝皮书》《甘肃文化蓝皮书》《甘肃住建蓝皮书》《甘肃民族蓝皮书》《甘肃酒泉蓝皮书》《甘肃商务蓝皮书》《甘肃精神文明蓝皮书》和《甘肃平凉蓝皮书》等十部蓝皮书研究成果。

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甘肃蓝皮书总主编王福生介绍说,各部蓝皮书在选题和框架设计、内容撰写上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加强了对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宏观经济形势、绿色发展、南向通道、乡村振兴战略、“三变”改革、文化旅游等方面的选题研究,基本覆盖了当前关系我省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

经过13年的努力,《甘肃蓝皮书》编纂规模由最初的2种发展到如今的13种,社会影响由最初省社科院的科研平台,发展成为如今的甘肃省内智库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品牌,社会科学的学术品牌,思想文化领域的文化品牌,甘肃有关部门、行业和地方工作成就的展示品牌。

1经济蓝皮书:去年全省经济运行稳定且回暖向好

《甘肃经济蓝皮书(2019)》认为,2018年甘肃省经济运行稳定且回暖向好,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工业经济持续回暖,企业降成本去库存成效明显,经营效益持续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幅收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升,财政收支和外贸进出口总额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经济新动能不断蓄积增强。从全省经济运行形势看,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更加明显,但稳定向好发展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全省应坚定发展信心,继续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落实三重三一工作方案,着力发展十大生态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把经济增长和提质增效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争取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2社会蓝皮书:甘肃绿色发展指数居西北第一

《甘肃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2019)》蓝皮书显示,2018年甘肃省下大力气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医疗卫生、文化、食品药品安全等列为重点民生工程,全力推进落实,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截至去年11月底,全省民生支出2617亿元,同比增长14.5%。精准扶贫取得阶段性成效,2018年,省政府批准18个县市区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生态文明落地见效,2017-2018年应完成的249项整改措施现已全面落实,到2017年底,14个市州PM10浓度均值与2013年相比下降17.4%,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8个百分点,38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2.1%。国家首次发布的绿色发展指数,我省综合排名第16位,居西北第一位。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8》显示,甘肃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为51.38%,在全国排名第18位,西部第4位,稳居全国第二梯队。社会安全全面可控,截至去年9月底,全省公安机关共打掉涉黑涉恶团伙及村霸243个,破获刑事案件857件,查处治安案件219起。2018年我省还在基层医疗卫生、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医养结合、城市文明志愿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3县域蓝皮书:全省县域竞争力十强出炉

《甘肃县域和农村发展报告(2019)》蓝皮书显示,使用2017年县域统计数据,通过8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和64个三级指标,构建了甘肃省县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经过对甘肃省77个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计算,甘肃县域竞争力十强县是:凉州区、西峰区、甘州区、临夏市、麦积区、肃州区、崆峒区、永登县、榆中县、肃北县。

甘肃省县域最具竞争县名单为:1.最具宏观经济竞争力的是凉州区;2.最具产业发展竞争力的是西峰区;3.最具基础设施竞争力的是临夏市;4.最具社会保障竞争力的是甘谷县;5.最具公共服务竞争力的是阿克塞县;6.最具生活环境竞争力的是康县;7.最具社会结构竞争力的是凉州区;8.最具科学教育竞争力的是环县。

通过对甘肃省77个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处理分析,2017年甘肃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下行趋暖不明显,呈现“三增三降”的特征,其中“三降”的是人均生产总值较上年下降4.80%,人均地方财政收入较上年减少6.48%,人均固定资产完成额较上年下降44.68%;“三增”幅度都较上年增大,增长明显,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增加8.1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加9.49%,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较上年增加8.65%。

4文化蓝皮书:甘肃文化符号拥有广阔市场空间

《甘肃文化发展分析与预测(2019)》蓝皮书显示,2017—2018年度的甘肃文化发展有以下三个亮点值得关注。

首先,改革创新推动甘肃文化持续发展。比如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社会参与为甘肃基层文化设施改善探求了出路。

其次,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趋向良性发展。一直以来,甘肃虽然是文化资源大省却不是文化产业强省,而通过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则可以将甘肃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甘肃因其文化资源的丰厚,而拥有了诸多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的文化消费精品衍生开发,在当前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如何将特色鲜明的文化符号转化为具有旅游市场竞争力的文化消费精品,已经引起了甘肃文化消费建设者的关注。甘肃是戏剧大省,具有良好的演艺产业发展基础。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进程中,甘肃正以演艺市场为新的突破口,努力做大做强文化旅游演艺产业。

再次,精准扶贫为甘肃文化建设提供了新途径。甘肃省委、省政府以文化精准扶贫为重要抓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落实。智库机构在甘肃精神扶贫攻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5住建蓝皮书:预测兰州天水房价今年仍会上涨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分析与预测(2019)》蓝皮书认为,在房地产方面,2017年以来全省房地产市场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2018年1-8月,在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8.9%的情况下,我省房地产投资依然取得11.3%的增速,房地产开发仍然是全省经济稳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在2017年下降到156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1%,首次出现20多年来的负增长,商品房销售额增长明显放缓。预计,在现有调控政策下,全省住房开发仍将维持增长态势,但成交量和成交金额会有所下降,热点城市兰州、天水等住房价格仍会有所上涨。

城乡建设方面,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宏伟目标,2018年全省城乡公共服务显著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6民族蓝皮书:特色文旅融合发展有突破

《甘肃民族地区发展分析与预测(2019)》蓝皮书显示,截至目前,甘南、临夏2个州、肃北等14个县(市、区)获得国家民委命名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2020年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打下了坚实基础。

特色文旅融合发展有突破,临夏州八坊十三巷综合保护开发实现文化经济社会多重效益,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成为新时代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和文旅融合发展的样本,截至2018年11月,临夏市旅游收入突破32亿元,同比增长67%。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在新常态背景下,在融合发展上迈出步伐。民族地区形成学前、义务、职业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大力开发乡村振兴公益性岗位,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业形势好转。

7商务蓝皮书:去年上半年甘肃出口67.8亿元 增速居全国第二

《甘肃商贸流通发展报告(2019)》蓝皮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甘肃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5.8亿元,同比增长7.9%。变化一:城乡消费增速出现转移变化,城镇增长较快于乡村;变化二:主要商品消费出现冷热变化,旅游和药品成为主要消费热点;变化三:行业销售出现分层变化,批发业和住宿业趋旺;变化四:电子商务发展有了典型模式。陇南电商模式、环县农产品网销模式、广河电子商务与传统优势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三大电商竞相争艳。

去年上半年,甘肃省实现进出口2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2%,增速位居全国第三位。其中,出口67.8亿元,增长42.9%,增速高居全国第2位;进口132.2亿元,增长38.8%,增速名列全国第3位。通过对2018年上半年甘肃商务运行状态分析,仍存在着国内贸易内需低迷,消费动力不足;对外贸易逆差扩大,出口动能不强两大突出问题。2019年,甘肃国内贸易迎来发展新契机、对外贸易出现转型新危机、双向投资遇到提升新挑战。

8精神文明蓝皮书:我省精神文明建设总体形势向好

《甘肃精神文明发展报告(2019)》蓝皮书显示,总体上看,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的机遇大于挑战,总体形势向好,发展态势呈良。从问卷调查数据看,87.38%的被访者认为本地(单位)对精神文明建设是重视的,89.32%的被访者对本地(单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是满意的,95.15%的被访者认为本地(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是有成效的,总体评价较高。

2017年以来,甘肃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显著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拓展、群众性创建活动不断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社会文明风尚行动广泛开展、“德润陇原”道德实践活动持续深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方位开展、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志愿服务品牌效应逐步扩大、网络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9酒泉蓝皮书:全域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甘肃酒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9)》蓝皮书显示,2018年酒泉市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短板和弱项得到加强;戈壁农业发展加快,全省戈壁农业示范区和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三变”改革的领域、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展。全域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上半年酒泉市旅游接待人数12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和29%。

同时,2018年的酒泉市在县域经济发展不够均衡的问题显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从数据看,酒泉市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主要是依靠电力生产和石油化工两大行业的支撑。新产业、新动能培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仍然较多;三是项目投资增长趋缓。上半年酒泉市新开工项目379个,比上年同期减少54个,完成投资占投资总量的30.1%,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出现减弱势头。

10平凉蓝皮书:去年上半年平凉市GDP增速居全省第二

《甘肃平凉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9)》蓝皮书显示,2018年平凉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平凉市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工业经济稳中有升,第三产业持续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18年上半年,平凉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5.8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位居全省第2,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9.5:26.9:63.6,预计年内地区生产总值将达400亿元,人均接近3000美元。

2019年,平凉经济社会将继续保持平稳回升稳中有进的势头。从有利因素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给平凉煤电产业持续“回暖”创造了有利条件,以煤电为主导的工业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消费主导型需求结构以及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都将持续影响第三产业健康发展;“放管服”改革及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的一系列举措,都将为社会投资提供更多空间。

相关阅读

  

热点楼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