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家园网

兰州,不止兰州 | 兰州刻葫芦,独一无二的汉族民间刻艺

*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兰州融创城发布日期::2019-12-30浏览次数:10955

摘要:葫芦,这种在传统文化中取谐音-福禄而被人们所喜爱的植物,常出现在绘画和雕塑中,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景。在兰州,这种寄托则直接体现在葫芦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雕刻艺术-兰州刻葫芦。

葫芦,这种在传统文化中取谐音-福禄而被人们所喜爱的植物,常出现在绘画和雕塑中,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景。在兰州,这种寄托则直接体现在葫芦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雕刻艺术-兰州刻葫芦。

从古到今,葫芦的流传非常久远,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兰州气候干旱少雨,在许多的农作物都不适应的情况下,葫芦却能够很好的生存。人们不仅以葫芦为食,同时人们还把葫芦作成各种的有实用性的器具。古老的黄河流通兰州,在还没有很好的水上交通工具和沟通两岸的桥梁的时候,兰州此处的人们就开始懂得了用葫芦来做替代的交通工具。

由于葫芦的适应性强,多子,蔓生,独特的外貌造型等,人们开始对葫芦赋予了新的意义,葫芦开始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福禄因谐音用葫芦表示,多果的葫芦藤蔓与枝叶繁茂象征着子孙万代,这和人们普遍渴望生活美好的愿望和中国的宗法式社会希望多子多福的思想相结合,于是葫芦又被指示了新的寓意。

兰州人自古就有种葫芦玩葫芦的习俗。走进兰州人家,房前屋后、院子阳台,不时可以见到一棚棚、一盆盆的葫芦。山野间,田地里,葫芦更是一大片一大片的。于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雕刻葫芦在当地产生并发展,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兰州刻葫芦,起源于魏晋。自魏晋起,生产技术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5~6世纪时,南北朝分立,但沿丝路的东西交往却进一步繁荣。商人常集于金城兰州,金城兰州更成为各国商人荟萃之地。当时胡商从和田带过来的巨型葫芦,经兰州工匠刻上图案和文字出售,这便是最早的兰州刻葫芦。

新中国成立后,老艺人的特殊技艺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在有关部门的组织下,他们充分发挥一技之长,雕刻出了许多精致的工艺葫芦,行销国内外。

兰州用于雕刻的葫芦,又称“小葫芦”。是在特殊的气候、土壤条件下经过长期培育而形成的一个特殊品种。兰州葫芦小如蚕豆、大如鸡蛋,拥有质地坚硬、木质细密、光洁如玉等一些特点,使兰州葫芦成为刻画的最佳材质。

兰州刻葫芦是中国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汉族民间技艺,主要用刀或者针在葫芦表面进行阴刻,来体现中国传统绘画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然后涂上松墨,令其线条明晰。随着技艺高超的历代民间艺术家的不断发展创新,兰州刻葫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欣赏收藏的艺术品。刻葫芦和兰州牛肉面、羊皮筏子并称兰州三宝。坊间有:“吉祥葫芦牛肉面,羊皮筏子赛军舰”的说法。

一个城市结晶出来的艺术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息息相关。兰州人性格豪放之余却不缺乏细致,所以才能在这些物件上一丝不苟。刻葫芦,工序繁复,无机器替代,全手工操作,就算一个手法熟练的艺人,画一次也要花上不少的时间。

刻葫芦是一个精致的艺术,它体现了传统文人的一种情趣,文人的涉入使刻绘题材更加开阔,手法更加多样。撰写古文、雕刻画卷、篆刻文学,多种艺术手法为雕刻葫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纯民间的东西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前赤壁贼》《婴戏图》《敦煌飞天》和另外三枚《唐诗204首》《唐诗桃园行》《饮中八仙歌》,都已被国家有关部门定为国家级珍品,由中国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最初,许多人从事刻葫芦只是一种业余爱好,后来开始将作品送给亲朋好友,再后来刻葫芦摆上了街头,进入了市场。小小的刻葫芦,作为集兰州传统文化、民间工艺和地域特色于一身的工艺品,渐渐走出了兰州、走出了甘肃。

现在,尽管在山西地区、河北地区、河南地区也出现了刻花葫芦工艺品,但兰州刻葫芦由于刻工精细绝妙,注重传神写意,艺术感染力强,具有浓郁的民族地方特色,仍然是馈赠亲友、工艺收藏之首选,深受国内外鉴赏者所喜爱。

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对兰州雕刻葫芦的保护与开发工作特别重视,与兰州市政府合作,共同开发兰州雕刻葫芦的市场。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兰州古老的雕刻葫芦艺术在一定能在今天再放异彩。

【编辑:csy】

关键字:兰州 刻葫芦
  

热点楼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