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家园网

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五年发展规划

*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甘肃家园网整合发布日期::2016-05-27浏览次数:765

摘要: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五年发展规划

我省于日前制定出台了《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发展规划(2015-2020)》,其中提到,兰白试验区依托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兰州经济区、白银高新区,与京津冀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共建创新共同体,联合上海张江国家自主示范区等高科技园区,实施“三大计划”、“五大工程”、“十项创新改革举措”,力争到2020年兰白试验区新增地区生产总值800亿元,辐射带动酒嘉新能源、金武新材料、天水装备制造、陇东能源化工4个产业创新集群,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将建设经验和模式辐射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或地区,实现甘肃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创新型企业建设成为重中之重在兰白试验区建设中,创新型企业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因此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成为一大工程。《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发展规划(2015-2020)》中要求,兰白试验区要运用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的机制,促使企业从依靠过度消耗资源能源、低性能低成本竞争,向依靠创新、实施差别化竞争转变。打造以创新型企业、科技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为骨干的创新梯队。完善创新型企业遴选培育办法,扩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间和技术领域范围,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运用财政资助、税收优惠、科研项目经费后补助等手段,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研发机构,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兰白试验区要完善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推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服务,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充分激发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重点解决制约传统产业升级的重大制造装备、关键零部件、基础原材料、基础工艺及高端分析检测仪器设备等难题。优先支持联盟承担国家和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项目、组织研发重大创新产品和核心关键技术,打造以联盟为核心的技术研发、专利共享和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及协同创新机制。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机制、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也是培育创新型企业的一个重要办法。因此要深入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行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发挥科技园区和基地集聚作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建立完善创业培训机构,加强从业人员在基金运作、项目识别、企业管理、商务谈判、技术评估等方面的培训与交流。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初创期科技型业,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社会资本的带动作用,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发展。建立健全新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在企业创新改革方面,兰白试验区将赋予国有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的自主权,探索建立更加符合科技创新、鼓励战略投资的国有企业领导人任期制度,健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将反映科技创新活动和绩效的指标纳入对国有企业领导的评价考核和问责机制,提高技术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在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的比重。同时在《规划》里可以看到,兰白试验区鼓励各类社会资本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等多种形式,参与试验区功能类、公共服务类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在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试验区国有资本与非公资本、其他区域国有资本的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支持重要公共产品、重要民生等领域的核心骨干企业在保持相对控股的基础上,通过合资合作,打造一批体制新、机制活、优势明显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实现兰白一体化和产城一体化兰白试验区的特点就是整合兰州和白银的各项资源,因此要建设好试验区就要做到实现兰白一体化和产城一体化。因此《规划》提到兰州和白银协同推进基础设施相联相通。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完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推动区域通信市场一体化,加快推动未来网络(呼叫)中心建设。加快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生活性服务设施建设与升级,推动优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资源向试验区入驻。逐步推行地区互认的高层次人才户籍自由流动制度,推动高层次人才共享。探索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政企合作型等多种一体化建设模式。兰州和白银两市要实现产业发展互补互促。明确产业发展定位,理顺产业发展链条,发挥核心产业外溢效应,拉动配套产业发展,实现产业间的协同发展。促进优势企业联合,构建区域供应链合作关系,推进产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建设一体化,打造立足区域、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优势产业聚集区。逐步从单边承接产品、技术和服务,转变为双边互利型合作,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全面融合发展。建设统一、开放、公平、公正、自由的区域大市场,实现大市场、大流通、大分工、大合作。综合配套城镇化建设。在新型城镇化试点区推进土地、财政、商贸、社保、教育、卫生等方面配套改革。研究建立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探索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前期工作,有序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开展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组织实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除了要实现兰白一体之外,还要强化产城融合发展。坚持推进试验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和功能集成配套,实现产业功能、生活功能、城镇功能、生态功能的相互融合。坚持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镇群一体化水平,提高其综合承载能力和内涵发展水平,真正把产业做大做强,把城镇做优做美,努力把试验区打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高地、经济重地、宜居福地。

引进第三方评估机制减少政府评估在以往很多经济区的评估中,政府都占据了主要地位,然而政府的评估却因为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点,使得在有些时候评估信息并不十分准确。面对这样的局面,兰白试验区则引进了第三方评估机制,从而由政府评估评价为主向社会评估评价为主转变,逐步减少政府为主的评估评价活动。此外试验区还将在规范发展第三方评估机构和知识产权专业估值机构,强化过程监管和后续跟踪,完善容错和问责制度的同时,发布企业、高校、院所创新能力评估指导意见,扩大创新绩效拨款试点范围,扩大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并加快形成制度化,鼓励社会组织设立创新奖项。在人才的评价方面,兰白试验区将建立人才分类评价体系,知识型人才评价重点要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技术型人才评价坚持业绩导向,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指标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把科技报告、知识产权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克服过分强调学历、资历和论文的倾向。同时,积极发展企业人才评价机构,完善以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建立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


力争到2020年新增总产值800亿元为了保证发展,兰白试验区建设重点推进实施了“3510”行动,即传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创新、战略性新型产业提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三大计划”,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人才聚集、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生态建设、兰白一体化和产城一体化“五大工程”,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科教体制、国有企业、人事管理与收入分配制度、投融资机制、财税制度、科技服务机构、合作开放机制、土地管理制度、创新评价制度创新驱动改革等“十大创新驱动改革”。兰白试验区建设自2015年起,按照“1+2+3”的时间安排,利用三个阶段进行总体规划,年度分解、滚动推进,第1年为基础培育、其后2年资源聚集和最后3年突破发展的三个阶段。分步骤、分任务、分时段实现兰白试验区建设目标。基础培育阶段(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启动实施“3510”建设行动,夯实试验区基础性条件,完善核心板块建设。新增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特色优势产业产值1500亿元、税收100亿元,新增就业1万人,新增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和产学研联盟50个,培育创新型企业20家。资源聚集阶段(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深化推进“3510”建设工作,高端创新要素多层次、宽领域集聚。新增地区生产总值200亿元、特色优势产业产值5000亿元、税收300亿元,新增就业3万人,新增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和产学研联盟200个,培育创新型企业80家。突破发展阶段(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全面完成“3510”任务目标,建成完善的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科技体制。新增地区生产总值500亿元、特色优势产业产值8500亿元、税收400亿元,新增就业4万人,新增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和产学研联盟250个,培育创新型企业100家。利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资源配置、产业优化升级、科技合作交流等措施发挥兰白试验区的潜力,从而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依靠创新驱动、实现跨越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兰白试验区必将并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的“发动机、加油站、中继站”。

  

热点楼盘更多..